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科普故事阅读课例研讨活动”

时间: 2021年12月13日 来源: 中国部•小学 作者: 美视学校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李云霖-樊筱琴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

“科普故事阅读课例研讨活动”

为师者,应勤学之,勤思之,勤辨之。

2021年12月9日下午,李云霖-樊筱琴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科普故事阅读课例研讨活动”在成都美视学校如期展开。本次活动由成都美视学校朱璐莹老师主持(图片1),高新区16个学校的近50名英语老师到场参加,共同拉开了课例研讨活动的帷幕。

成都美视学校纪岚校长说到:“英语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也是感受文化魅力的途径。希望孩子们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

图片2.jpg


一、勤学篇(上):成外美年校区刘芮嘉老师《Climbing a Rock Wall》

刘芮嘉老师通过KWL Chart,带着学生回顾了第一堂课的内容,从旧知过渡到新知。通过学生观察封面(书名、图片、作者和出版社)和目录,培养学生对文本的解析能力和梳理知识的能力。在主要内容呈现部分,从师生共读到分组阅读,层层递进,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了当堂课的知识点。最后,学生可以借助绘制的思维导图,对文本进行复述。通过一个小视频,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知识来源于课本,根植于生活。

勤学篇(下):成都美视学校袁媛老师《Koala’s Big Day》

袁媛老师以故事情节与科普知识并进的方式,让学生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从最初的回顾考拉的习性到找出小考拉的特点,孩子们通过情感阅读、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积极参与、共同挖掘。不仅如此,为了让科普知识更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袁媛老师在原书的科普知识上多增加了一点,便于学生理解后往下推进。

两位老师的课程都让我们对科普故事阅读的教学有了一定的了解,带着与常规阅读教学不同的疑惑,我们一起进入下一个篇章。


二、勤思篇:成外美年校区罗媛、谢莉老师《英语学习互动观下的non-fiction》

科学普及简称科普,又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让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普通大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为了更好地传递知识,也就有了我们现在的科普故事。科普故事通过易让学生理解的图片、信息,传递给学生科学知识。在我们推进科普故事阅读活动时,既要抓住知识,也要抓住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思考。因此,第一堂课的设计尤为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前置导学单的学习,让学生储备基本的科学知识。在后面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可以运用导学单提供的知识进行思考。第二堂课的开展中,老师可以以引导或牵线的方式进行,多提供机会给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在学习之后,把知识从课本中带出,带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


三、勤辨篇:成都美视学校易巾晶老师《Trevor the Tadpole》研讨活动

通过上一篇章的学习,我们对成都美视学校袁媛老师的课程进行了多维度的思考和评价。老师们对这节课给予了高度肯定,尤其是对于“科普”与“故事”两条线行走,有“文本补白”与“高于书本知识的科普知识”的处理,做得非常好。但也给出中肯的建议:可以设置前置任务单去解决词汇问题及科普知识,补充What is the big day?的讨论,开篇文本补白部分可以再做得细致一点。

带着以上思考,我们进入了全新的一篇科普故事的研讨。在研讨过程中,老师们热烈讨论、积极发言,对整个文本进行了剖析,构思了课堂教学形式。 一位老师说:“我们选择以鱼骨图为核心,青蛙和瘌蛤蟆各居上下两部分,在推进故事情节的同时,梳理出不同点和相同点。”另一位老师说:“我们会以生命循环为研究点,根据故事内容,梳理出内循环的青蛙和外循环的瘌蛤蟆的生长过程,并且用一个表格梳理两者的信息。”


老师们将科普故事阅读方法融入教学设计中,通过大家激烈地讨论和发言,把常规绘本教学与科普故事教学相融合,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在活动的尾声,李芸霖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点评总结。她对该次活动开展的形式及成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热情鼓励全区英语老师们参与到科普故事阅读课例研讨活动中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