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文锦:国际化背景下初中爱国主义教育手段转变的心理浅析

时间: 2011年03月28日 来源: 美视学校 作者: 美视学校

 国际化背景下初中爱国主义教育手段转变的心理浅析及应用初探

成都美视学校 钮文锦 
摘要: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江泽民曾指出:“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精神支柱”。在国际化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初中爱国主义教育应该针对初中生的特点进行内容生动而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
国际化    爱国主义    教育手段   
我们经常对学生说——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明显的,停留在口头上的这些话语充满爱国激情,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则是没有意义的!
就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而言,有很多种版本,笔者很欣赏央视主持人芮成钢的简单几个字——记住历史,自强不息。而且笔者认为,关键在后面四个字。如果,没有后面四个字,记住再多的历史,也是枉然。政治教师应该成为敏锐的教育者,善于抓住不断出现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契机,即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阶段是中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他们面临着生理与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之紧张的学习,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他们一般有以下心理特点:
一、美好的愿望有余与实现愿望的心理准备不足。几乎每个中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向往。虽然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追求的往往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却想的不多,做的不够,形成了美好愿望与实现现美好的愿望的心理准备之间的矛盾。这种心理状态之下,学生们的爱国容易走进急功近利的误区——很多初中学生在谈论国情的时候,甚至有孩子说,我先移民等待祖国足够富强再回国。
二、情感与理智的不协调统一。中学阶段的学生容易动感情,也重感情。一方面,他们充满热情和激情;另一方面,他们的情感又极易受外界影响,易冲动。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事、积极性高,不感兴趣的事避而远之。这说明他们的情绪、情感处于大起大落的两极状态,而难以及时地用理智控制。比如,在谈到中日关系的时候,很多学生会觉得,日本就是十恶不赦的,没有可取之处,应该抵制日货等等。作为教育者,不帮助学生把握好情感的分寸,不给出合理的理性分析,是不可能让学生的思维成熟起来的,也不可能让学生的爱国主义情节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在这样的心理特点之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就应该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使质朴的情感在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相得益彰地发挥作用。
三、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中学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是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的,这与他们求知欲、自尊心和好胜心强是分不开的。但他们思考问题不周密,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而有时片面坚持已见,对教师的要求,合乎已意的去办,不合已意的就拒绝或顶牛,不能控制自己,凭冲动行事,事过之后又非常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他们意志品质的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控制力不强。这样的心理下,很多孩子,一方面口头十分地爱国,一方面行动上有可能十分地丢国人的脸。一位外教冲着我们跑课间操拖拉的孩子喊:Lazy ,lazy! I’m so worry about the future of China.可是听懂了话的孩子们依然在懒懒地跑着,甚至有孩子嬉闹地说,“关键时候不懒就好了啊”。
而在国际化浪潮日益明显的今天,面对日益增多的各种异域文化的吸引,中国传统不符合历史发展的糟粕也很容易被孩子们放大和批判,甚至改而放大和崇尚国外的一些先进东西,无法辩证地看待不同文化的差异,从而对“爱国”产生偏差。
显然,基于这样的心理特点和国际化背景,要对孩子们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不拿出些符合他们心理特点和与时俱进的方式是绝不可能实现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的宏伟目标的。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对国际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转变做了以下探讨:
一、   挖掘身边鲜活时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例如,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不争的多事之年。无论是大家盼望已久并一直为之努力的国际盛事——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还是国内接踵而至的天灾人祸,好事坏事,似乎都特别青睐2008年。当人们的神经还未全数从刚过去不久的“5.12大地震”中缓过劲来,中华大地上,党和人民政府带领大家灾后家园重建、行业重启等一系列工作,已经有序的铺开了。教师工作直接面对人的灵魂,而作为政治教师,灾后的教育工作更有不可忽视的特殊作用,能及早的挖掘这个多事之年中突发事件中的育学资源,将之引进课堂,无疑是一名政治教师在本领域中“生产自救”和“助人自救”的最好体现。那么多例子,足以让孩子们知道,这是伟大的祖国,这是有凝聚力的民族,孩子们的爱国之情,便会在不断的感动中自然形成。
作为政治教师,大可不必为了刻板地教完课本地而在课堂上按部就班。笔者曾经就不止一次地将自己的课安排给学生现场观看相关电视直播(奥运火炬登顶珠峰,神舟七号发射升空等等)或相关的优秀争论片(《复兴之路》、《跨越》等等)。事实证明,当学生进入这些鲜活的场景中时,爱国主义情感已经是无处不在并且无孔不入了。
 
在地震中,各国动起来帮助我们国家攻读灾难,其中包括日本的救援队伍,当时的媒体曾经刊登过这样一张图片——一支日本救援队向他们搜救出来却已在灾难中死去的中国人默哀致敬的情景。此情此景,完全可以用于对学生进行中日关系理性教育的材料。5月16日,中国汶川大地震之后的第四天,日本《读卖新闻》、《每日新闻》、《产经新闻》、《神户新闻》等各大报刊,甚至主营体育八卦的一些小报,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同一条新闻作为头版头条,那就是日本紧急震灾救援队到达中国,开始投入救难工作的消息。与此同时,日本最大的网络媒体日本雅虎,也用“日本(救援)队率先到达!”的大字标题,随时将救援队在中国的活动和照片,用最快的速度传达回日本。日本媒体对此事件的紧密关注,对中国人民的心理改善是非常有作用的,我们的学生,在鲜活的事例中,感受中日关系的改善,从而使自己的思维理性化。
再譬如2009年开年,胡锦涛主席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上涉及全球金融危机问题的致辞一事。
锦涛主席的致辞很简短。但有三句话让人印象十分深刻。
一是“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这次金融危机与十年前的亚洲金融风暴不同,亚洲金融风暴主要发生在亚洲的部分地区,而这次金融危机被看着是1929年经济危机以来最广泛、更复杂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在此时不回避这场危机,而且果断地把金融危机议题列为这次亚欧峰会的主要议题,这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的负责任态度。
二是“亚欧携手、合作共赢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这次峰会的主题就是:“对话合作,互利共赢”。这个主张是胡锦涛对“和谐世界”理念的再一次实践。面对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对话合作,携手努力,是我们“坚定信心”的基础。在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时,对话合作更是我们应对一切困难的基本策略。
三是“我们首先要把国内的事办好。”中国有很多名言体现出坚强的民族品格,比如“自立更生,艰苦奋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以及“自食其力”、“自强不息”等等。立足于自己,一直是我们的立身之本。现在的情况不同了,正如胡锦涛主席所说:“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本身就是对全球金融市场稳定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
《论语》里记载了孔子的这样一个思想:“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孔子是从君子的品格的角度解释“不忧不惧”的。胡锦涛主席的一句名言:“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这应当既是对古代中国“君子”智慧的升华,也是对当代中国人智慧的诠释。胡锦涛主席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上的致辞,正是这种智慧的写照。充满辩证法的“中国式”思维,为我们如何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定了基调。更显示出一个稳定的中国,一个健康发展的中国,必然会对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的趋势,这同样让包括在学生在内的国人们的爱国情感得以强化和升华。
以上这些材料也被我们及时地引进了课堂,对引导学生形成理性的爱国情结起了很好的作用。
二、从学生喜欢的东西中找助手。
这里有一幅我校学生在2008年末我校艺术节由学生设计的艺术壁画。在不断涌入的洋文化和华文化的交替作用中长大的孩子们,能够把自己祖国文化的精粹体现在自己的作品里,不得不说是我们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性的实际体现。
这一事件本身就告诉我们,青少年的人是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他们对身边的事物特别感兴趣,我们利用这一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从学生喜欢的东西中寻找助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很有效的。中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很喜欢流行歌曲,教师可以从中挑出一些既具流行元素又饱含爱国情感的歌曲,与他们一起分析,一起传唱。
我们看看一首流行乐手组合的歌曲内容:

 


 

中国话
s.h.e
伦敦玛莉莲
买了件旗袍送妈妈
莫斯科的夫司基
爱上牛肉面疙瘩
各种颜色的皮肤
各种颜色的头发
嘴里念的说的
开始流行中国话
多少年我们苦练
英文发音和文法
这几年换他们卷着舌头
学平上去入的变化
平平仄仄平平仄
好聪明的中国人
好优美的中国话
扁担宽板凳长
扁担想绑在板凳上
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
板凳偏偏不让扁担绑在那板凳上
到底扁担宽还是板凳长
哥哥弟弟坡前坐
坡上卧着一只鹅
坡下流着一条河
哥哥说宽宽的河
弟弟说白白的鹅
鹅要过河河要渡鹅
不知是那鹅过河
还是河渡鹅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
孔夫子的话
越来越国际化
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
我们说的话
让世界都认真听话
纽约苏珊娜
开了间禅风lounge bar
柏林来的沃夫冈
拿胡琴配着电吉他
各种颜色的皮肤
各种颜色的头发
嘴里念的说的
开始流行中国话
多少年我们苦练
英文发音和文法
这几年换他们卷着舌头
学平上去入的变化
仄仄平平仄仄平
好聪明的中国人
好优美的中国话
有个小孩叫信
上街打醋又买布
买了布打了醋
回头看见鹰抓兔
放下布搁下醋
上前去追鹰和兔
飞了鹰跑了兔
洒了醋湿了布
嘴说腿腿说嘴
嘴说腿爱跑腿
腿说嘴爱卖嘴
光动嘴不动腿
光动腿不动嘴
不如不长腿和嘴
到底是那嘴说腿
还是腿说嘴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
孔夫子的话
越来越国际化
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
我们说的话
让世界都认真听话

 

这首颇受颇受青少年甚至成年人的青睐的《中国话》,连同《青花瓷》、《双节棍》、《少年强》等等歌曲,足以调动孩子们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之情,而教师要做的不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流行歌曲和流行歌手,而应该馆广泛接触孩子们接触的东西,并且带着孩子们分析歌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内容,演唱者为什么会因为唱了这些歌曲更加地被人们喜爱?相信,答案一定会不空洞的说教来得更鲜活和深刻。
 
再如电影也是学生喜欢关注的。近年来,以中国故事为蓝本的影片较频繁地出现在国际影坛上,无论投资方是否华人,这都愈来愈强烈地在世界范围内牵扯世人的眼球。不争的事实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我们中国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学生们看到了这一文化现象。学生很多认为,让别国人士抢先投资拍摄自己国家的故事,说明我国的电影产业未能占领先机,落后于别人等等,孩子们挑剔的眼光和心理特点这样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作为国际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和政治教师,应该引领学生更辩证地分析这种文化现象,帮助学生在看到不足的时候,也要看到中国故事被关注背后所彰显的中华文化的深层次魅力,从而增强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愫。

 

总而言之,国际化背景下的德育再不能重复那种闭门造车的灌输式德育方式,德育工作者在这样的形势下,必须抓住国际化背景下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成就国际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的有效局面,笔者与广大同仁任重而道远,但也坚信,有正确的目标和方式,我们的事业尽管道路坎坷,却也前途光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