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文锦:初中政治课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应注重的细节

时间: 2011年03月28日 来源: 美视学校 作者: 美视学校

 

成都美视学校中学部 钮文锦
摘要:
学校教育占据了学生素质建构的大量空间和时间资源,在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过程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政治学科是一门很有用但也很容易被人忽视的学科,尤其在学生学习考试压力巨大的中学阶段,政治学科由于自身的短期目标性不够强,更是容易被一些人作可有可无的对待,从而弱化了其本身在建构学生良好人格品质的功能。这是不科学的。在本学科教学一线工作了将近十年之后,笔者根据教学规律和本学科特点,结合实践经验,挖掘了以下一些政治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时应该注重的细节,形成文字以作交流。
关键词:
学习习惯    培养    细节
不同的社会需要不同的人才。当历史的车轮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世界,教育要培养的人才素质构成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但无论是哪种对人才素质的学术表达,在国际人才素质构建中,良好的习惯都是非常重要的。抛开文化背景不说,世界上各国都有一些关于好习惯的共通认识。作为学校教育,占据了学生素质建构的大量空间和时间的资源,在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过程中,必将此任务放在相当重要的地位。
政治学科是一门很有用但也很容易被人忽视的学科,尤其在学生学习考试压力巨大的中学阶段,政治学科由于自身的短期目标性不够强,更是容易被一些人作可有可无的对待,其实,这都是不科学的。笔者根据教学规律和本学科特点,结合实践经验,挖掘了以下一些政治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时应该注重的细节。
一、             教师第一堂课的“散打”与学生重视“豆芽科”的习惯。
人必自尊而人尊之。政治教师一定要首先爱自己的学科,不能有学科卑微心理,这是教好本学科的先决条件,一个没有学科底气的老师断然不可能把这个学科和学生一起好好地分享。反之,有学科底气的老师,从第一堂课开始,就会把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本学科教学出好成绩一同提上议事日程。
例举笔者在2008年秋季给新初中生上的第一节课的全程实录:
——请同学们将教材放在桌面的左上角,暂时不要好奇本学科的内容。回忆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强调展示给世人的那幅历史画卷)。(从身边事入手。隐含意义:养成关心时事、联系实际思考问题的习惯。)
——提问和回答:国家的历史主要靠谁来书写?该国人民是主要的书写者。
——进一步提问和回答:每个人又没有历史?靠谁来书写?自己是自己历史的主创者。(隐含意义: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内因是事物发展根本原因。)
——重要转折和提示:初中三年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人生的画卷在这里怎么书写直接关系到未来人生之路的发展趋势,老师是同学们的陪伴者,可以影响大家书写,但是代替不了同学们。希望和大家合作愉快。(隐含意义:外因起促进作用,点出合作的存在和其重要性。)
——心理安抚:同学们现在都不要担心自己从前可能有的、不被看好的历史被老师知道(展示手中的白纸),大家现在就是白纸一张,怎么书写初中三年的历史,全靠自己努力,老师可以帮助大家。前提是老师得知道大家希望在初中三年达成什么目标。(隐含意义:了解目标的作用,形成目标意识。)
——分发纸张,交待任务,给足思考和书写时间:每个同学将初中三年自己想达成的目标罗列在白纸上。然后针对目标写出自己目前的困难和不足。学生所写一例如下:

7年级4班  张##同学
目标:
1、学会做到忠孝仁义。
2、将每一点知识弄懂、弄彻底。
3、与这个集体的每一位同学成好朋友。
当前困难和不足:
1、 不知道怎样做到仁字和忠字。
2、 我希望自己不懂的知识点老师能帮助我。
3、 怎样做一个创造机会的人?
 
 

 
 
 
 
 
 
 


 

 ——成语“志同道合”的深刻解释与理解:一个班级的合力大小受制于每个同学在这个班级中的个人目标是否和他人一致,集体中个体的目标越与集体中其他人一致,集体合力就越大,个人在集体中受到的推动力就越大,自然离自己的目标达成就越近。(引发学生关注他人目标是否和自己一致的兴趣。)
——分享目标,初探班级合力的大小:不公布姓名的情况下,随机抽取五位同学的目标和现存困难的文字,提前告知学生,关注的焦点在于“这张纸条的内容和自己的冲突吗”?尽量不关注该纸条的主人是谁,要善意地保护主人的良好心理状态。(过程中提示学生要明确该目标和自己的目标的一致性,有助于强化大家的集体观念,为增强凝聚力做贡献。)
——小结:吃下定心丸。大家的目标一致,可以成为志同道合的一家人。困难很多,但困难的相似性有助于大家共同努力,借助集体的力量克服。
——注意力转移到本学科,思考:我们的初中政治课能帮助我们实现目标吗?
——媒体展示初中政治课的课程总目标:学生经分析可得出,课程总目标包含了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拉近本学科和学生的心理距离。
——陪伴者和引导者——老师的要求:同学要具备怎样的具体行动才能更好的实现目标呢?
1、候课习惯。(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举例说明。)
2、上课习惯。(全感官的科学合理地综合运用。)
3、作业习惯。(不可马虎的拓展思考和练习。)
——加油打气:万事开头难,做好了形成习惯,受用终生,所以,形成好习惯,用第一个月辛苦很划算。期待大家今后的用今天学到的方法上好每一节课。
二、             润物细无声——体验与感悟带出主动社会化的习惯。
政治课不可能教条地教出人格高尚的人,但是,现有的教学环境又不可能让学生过多地加入到社会实践中去,于是,恰当的情景设置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现代政治课堂中,使学生逐渐对社会化产生美好的期待和主动性。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是以下几种情景模式。
预设问题情景——这种情景主要用于解决学科基本概念和形成初步认识的时候用。
即兴情景——这一般是教师按照学生的课堂反应做出的教学应变。
历史情景再现(纪录片、政论片)——用现成的影响材料中的东西解决学生表述过于通俗化的毛病非常好。
活动体验情景——适当的活动体验既符合初一学生的身心特点,又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举笔者在教学《集体中个体的责任》一课时的活动体验课环节和大家分享。
活动名称:报纸坦克行军比赛
活动目的:明确一个集体中个体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对集体及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
活动要求:各小组成员制作报纸坦克,制作过程中分工,各角色责任如下:
口令员一名——负责在坦克一米距离之后,口头提示驾驶员驾驶坦克,不能用肢体帮助;在坦克履带发生断裂现象时,用手势提示位于终点的修补工修补坦克。
驾驶员两名——负责驾驶刚能容下两个人的坦克到达终点,手脚并用但不能用口头语言。
修补工两名——负责在口令员的提示下,对断裂的坦克履带进行修补,不能自行入场。
制作过程在教室完成,不能被老师听清楚在讲什么,否则视为影响外班上课即被扣纪律分。比赛过程在户外进行,分组出教室,不能有过大动静,否则视为影响外班上课,即被扣分。
活动感受(学生作业节选,原文如下,语句未曾经笔者修改)
例一:七年级二班 陈同学 角色:修补工    名次:5
真情实感:这个游戏是需要大家团结的,我们组最后成功了,这很值得庆幸。
但是,我们的纪律分扣得有点惨,下次一定要管好自己,在这个活动中,结果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在这之中享受团结合作的乐趣。
 
例二:七年级5班 张同学 角色:修补工    名次:1
真情实感:用报纸做坦克,我们组的每一个人各司其职,合作完成了制作,我负责修补比赛
中的坦克。虽然在比赛中心里比较紧张,因为在意我们这个小小的集体,我真正地体会到合
作的快乐,合作的趣味,合作是一个集体必备的,如果一个集体不合作,那么,只能是一盘
散沙。然而,被合作意识注入的集体,则会毫不动摇!我今后要更加地投入全身心去与集体合作。
三、             练兵不可少——作业习惯的培养。
为了让学生的学科能力有实践形成的机会,我们的作业不可少。但政治教师要学会合理安排学生作业的时间、形式和内容,最好利用自己的课堂时间来解决问题,而不要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这样既不会造成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也不会妨碍本学科教学任务的实现。
举例说明,笔者在教学初中思想品德时,通常是学完一课后集中安排一节课来完成该课练习册上的题目。题目也不会让学生全部笔答,选择题是必须要做的,其他的题目只选择经典的几个或一个来尝试参考提示进行解答(笔者认为,非选择题参照提示进行作答,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规范答题的必要基础,所以并不会让学生把参考提示撕掉,不过,选择题就不能依赖提示了,通常是做后立即先自行用红笔订正,然后请教老师。)在初中的第一次作业课上,笔者会花费相当的时间讲授作业要求,尤其注重选择题的答题套路讲解,因为选择题很考验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能力。笔者将第一堂作业课对选择题的讲解思路罗列如下:
1、选择题的分类——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不定项选择。
2、选择题的构成——题干、题肢。
3、选择题的解答——选择合适的题肢与题干相匹配。合适题肢的标准:与题干要求相符合且本身无误(题干要求选择有误的除外。)
我们不能小视第一堂作业课就给学生讲做题的具体要求,即便学生一开始没有实践操作经验,这种讲解也是很有必要的,实践证明,提前讲过解题要求的班级,即便作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作业质量都是不差的,并且由于老师的提前铺垫,学生重视本学科作业的程度也明显比不讲直接让学生做题要好得多。
四、             功到自然成——过程评价带来积累的习惯。
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过程好了,结果自然就有了。但是一些人认为,政治学科的结果就是考试前突击背诵的结果,其实不然,这只能解决考试里很少一部分问题,真正的政治学科能力目标是实现不了的,因此,老师们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不妨设置过程性评价环节,将每次作业情况,课堂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情况都纳入期末总评成绩里面,让学生在本学科的学习中逐步构建良好的学习品质,并同步享受良好学习品质带来的积极影响。实践证明,这种平时花功夫的做法,很受学生的欢迎,较好地避免了学生存有考试前突击就能获得好成绩的侥幸心理,也有助于为学生将来处身国际竞争中因为拥有从小养成的健康的人格品质和良好的积累习惯而临危不惧。
以上是笔者在近年的一线教学中体验和感悟到的,总归是经验之谈,希望能和同仁多交流,在日后的积累中能迸发出更多思维的火花和结果,为学生成人成才提供帮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