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南: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初探

时间: 2011年03月28日 来源: 美视学校 作者: 美视学校

论文提要:因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多种因素影响,后进生的存在不可避免。根据不同的情况,后进生大致可分为学习后进生、思想品质后进生和学习成绩与思想品质双重后进生,其形成主要受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影响。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应当转变观念,乐观面对,相信孩子,建立感情,允许反复,降低要求,集体帮助,鼓励为主。

关 键 词:后进生 成因 转化策略
 
后进生,是相对于“先进生”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班级中一部分在学习成绩和思想品行中某一方面或几方面都暂时落后的学生。作为班主任,希望自己的学生品行优良、成绩优异、德才兼备、积极进取,希望自己的班级班风纯正、学风浓厚,不希望班级中出现后进生而影响到班级形象和班主任工作评价,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即使在一个班级内,因家庭环境和学生个体在生理、心理、智力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学生的发展必然带有不平衡性,后进生作为一个群体出现在教学客体中,也就不可避免。这时候,我们是祭起纪律条令的利剑,立即“清理门户”,扫地出门;是恨铁不成钢,心灰意冷,弃置不顾让其自生自灭;还是直面现实,积极探寻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寻求转化的办法呢?认真思考一下,班主任工作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教好好学生的锦上添花,而恰恰在于“用生命改变生命”的后进生转化。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有过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教育者又怎会没有深深地同感:许多年后依然记得你、感激你的,恰恰大多是当年那“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后进生”!这种教育的反差更应该让我们警醒,对后进生,我们不但不应该放弃,反而应该倾注更多的感情,通过科学合理的途径,从后进生的类型及成因探究入手,以创新的理念有计划、有步骤的寻求转化后进生的策略和方法。
一、       后进生的分类及基本特征
根据不同的情况,后进生大致可分为:
一、学习后进生,即所谓“学困生”,指在学习方面由于家庭或社会环境的影响,或因自身生理缺陷、心理偏差、不良学习习惯等引起成绩落后、学习困难甚至严重厌学的学生。
二、思想品质后进生,即受家庭、社会等环境影响,对任何事均表现出无所谓或不满情绪,缺乏责任感,玩世不恭,故意顶撞,经常违反校纪班规以及公认的道德准则,甚至违法犯罪的学生。
三、学习成绩与思想品质双重后进生,即以前所谓“双差生”,这类学生表现出缺乏学习热情、纪律观念淡漠、自我否定、心理波动较大、意志脆弱、情感淡漠甚至心理扭曲等心理特点。
无论是哪种后进生,他们一般都带有思想品德不高、没有崇高的理想和明确的生活无目标、缺乏学习热情、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完成、学习成绩差、不守纪律、学习生活懒散、逆反心强、不服从管教、故意顶撞、是非认知偏颇、自卑感强、易自我否定、情绪波动大等基本特征。但一些后进生的思想较为活跃,头脑灵活,知识面广,一些后进生有某些方面的特长如计算机技术、体育音乐等,有的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在运动会、文艺演出、郊游等集体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组织才能。
 二、后进生的成因分析:
没有谁是天生的后进生,虽然我们承认生命个体有着与生俱来的差异。造成一部分孩子“后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可能是孩子自身,也可能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等。认真地探究后进生的成因,便于我们把准病脉、对症下药,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1、自身因素:青少年处于身心急剧发展的转变时期,各项生理、心理机能日趋成熟和完善,智力发展迅速,但这时候身心尚未完全成熟,认知水平低,情感容易波动,意志比较薄弱,人格尚未形成,易受环境影响。大量新事物突然涌现,使他们来不及消化和适应,因而在心理上产生诸多的不良情绪体验。外显在行为上的表现就是情绪化倾向明显,他们可能因老师的一句鼓励而欢欣鼓舞,也可能因朋友间的一个玩笑而大打出手;可能因解出一道难题而信心倍增,也可能因一次测试不利而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这种不稳定、易冲动和对外界的依赖使他们很容易产生行为偏差,久而久就会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导致自我否定,成为后进生。
2、家庭因素:家庭具有教育子女的职能,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社会,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思想性格以及人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氛围、正确的教育观念以及顺畅的情感沟通对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如果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对生活充满热爱,个性品质健康向上,思想感情积极热情,观念信仰正确得体,风俗习惯有趣活跃,便会使孩子生活在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之中,造就孩子的良好个性。相反,破碎的家庭、冷漠的感情、简单粗暴或过于溺爱的不当教育方式、粗鲁庸俗的恶习、父母对财富地位的迷恋追求等等都可能导致孩子性格的扭曲,进而产生对生活学习的淡漠,久而久之产生认知偏差和心理障碍,最后沦为后进生。不少统计表明,青少年罪犯大多来自一个破裂的家庭,或者跟随着染上恶习的父母,或者是被父母遗弃,这充分说明了家庭因素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
3、学校因素:学校教育工作的疏忽或失误,班级和学校的管理不当,也是后进生产生的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品德的形成和教育过程,再加上班级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或受从众心理的驱使,使学生对错误行为不辨是非,盲目效仿,进而逐渐变成后进生。或者因为个别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理论修养不够,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偏爱成绩优秀者,对成绩落后者动辄训斥、挖苦、嘲讽甚至体罚,使一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的热情和对老师的信任,产生逆反心理或心理障碍,从而无法正确对待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破罐子破摔”,最后沦为后进生。他们在无形之中被我们个别教师改变了命运的轨道,推到了后进生的行列。
4、社会因素:社会转型时期,旧有的价值体系已经解体,新的主流价值观念尚未形成。混乱的价值观念、普遍不高的社会素质和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不择手段对未成年学生产生很大影响;加上“电子罂粟”――网络暴力、色情以及不良的文艺作品、黄色书刊等的影响,让好奇心强,自我控制能力又较弱的青少年学生极容易产生价值观念的混乱,形成不良行为习惯,进而沦为后进生。
后进生的形成既可能是某一方面的原因导致的,也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所致,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复杂艰巨,但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更显现出它塑造灵魂、改变命运的价值与意义。
     三、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一个后进生对于班级而言,可能只是几十分之一,但对于家庭而言,他却是百分之百,是全家人的期望。作为班主任,大多为人父母,可否想过他的父母暗夜里为他流过多少泪水,可否想过他的家长将他送到你的手上时的忐忑不安与深深企盼,可否想过如果我的孩子不幸就是一位后进生,你希望他的班主任怎样对待他?对待后进生的态度,正是班主任道德水平高低的标志。
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复杂艰巨,这更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其成因,把握转化的正确原则和技巧。我认为,要做好这项工作,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转变观念,乐观面对
    这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前提,也是最重要的基础。后进生让班主任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却很难收到明显的效果,既可能影响班级综合评比,又可能让班主任失去评优的机会,甚至产生挫败感,班主任自然很难喜欢。但这只是人之常情,如果转换一下思维方式,就会发现,其实后进生对于班主任一样是一笔财富啊!正如同高手总喜欢与高手过招一样,高明的班主任与“与众不同”的后进生“过招”,对于自己的“功夫”长进大有裨益。李镇西老师说,正如疑难杂症出名医一样,后进生出名师。他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一直以来,他始终把转化后进生当作最好的教育科研,无论是好班,还是差班,都是宝贵的科研资源。走向差班,不再是面对折磨的痛苦,而是开始科研的欣喜。以搞科研的心态从事差班的教学,我们会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因为它最容易出成果。自己独享别人不能拥有的宝贵资源而使自己积累更加丰富的经验,更快地成长,这难道不是件难得的好事?
(二) 相信孩子,建立感情
有了前面观念的转变,我们会发现后进生其实也有可爱的一面。他们有的特守信用、讲义气;有的很重感情,细节处流露出对老师的感激;有的思维灵活点子多,能在关键时刻出奇招助班级取胜……每一个生命都是一朵开放的花,虽然有的可能开放的晚一点,但一样有享受阳光的权利。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事实上,后进生也有其长处和闪光点,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去发现。愿意去发现就需要心中有爱。鲁迅先生说:“教育植根于爱”,陶行知先生说:“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对这些长期生活在批评、指责甚至歧视之中自卑感强而又心理脆弱的孩子而言,老师的爱和信任便是那融化坚冰的暖流,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和信任,才能给他们以人格得到尊重的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他们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更没有后进生的转化。爱是转化后进生的起点,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开始,爱护后进生是帮助转化后进生的感情基础,相互尊重是打通心灵壁垒的钥匙,建立感情是转化工作成功的关键。虽然刚开始时我们可能面对他们冷漠的眼神、戒备的内心,但相信真诚的关爱是没有人能够拒绝的,更何况是这样一些久未有爱的甘霖滋润的心灵!直接的谈话也许效果并不好,那么周记的交流,书信的往来也不失为很好的方式。
(三)、允许反复,降低要求   
“反复”是后进生的特征,不反复就不叫后进生了。但这一点恰恰是我们最难接受的。一切的努力就因一次又一次的反复而化为泡影, 懊恼、愤怒、绝望甚至想要放弃,可以说“反复”是对班主任涵养与耐心的真正考验。能在面对后进生一再的“反复”时始终保持耐心的班主任是值得尊敬的,他们真正懂得改变一个生命的艰巨性。
同时,我们必须适当降低要求,以使他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他可以不是班上总成绩的前十名二十名,但他的进步却可以是前几名;他听不懂高中的英语课,他可以翻翻初中的课本;他不喜欢历史课,也可以先看看历史小说……我们应该试着用五十种方法教育一个孩子,而不是用一种方法去教育五十个孩子。当然,这时的宽容决不等于纵容,而是将总体的目标拆分成若干个小的要求,让他们从低起点出发,去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树立信心。只要能激起他的一点儿学习兴趣,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再分阶段、有步骤地逐步提高要求,最终完全转变。
(四)、集体帮助,鼓励为主
古人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良好的集体氛围、正确的主流价值观对后进生的转变有着巨大的作用。环境影响人,环境造就人,积极营造一种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积极乐观、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调动集体的力量带动全体同学的进步,激发每一个同学的学习动机、学习情感,这不仅是班级管理的需要,优秀学生的需要,更是后进生的需要。班主任首先要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公正,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同时积极倡导鼓励优秀学生与后进生结对子,帮助同学进步,在宿舍安排上,注意成绩的搭配;在座次排位上注意好差结合;充分重视学生的性格互补;在班会、团队活动发言和班委会组成上,注意多给后进生表现的机会和位置;使他们时刻感受到班级的团结、友爱、平等和温暖,没有歧视、冷漠和偏见,使他们时刻感受到自己对班级的价值,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益的影响和帮助,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在教育中多鼓励、表扬、肯定,少批评、责备、惩罚会收到积极的效果。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表扬激励极为重要。班主任要善于用放大镜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表扬。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作为班主任,及时肯定表扬后进生,满足其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为转化创造契机。
同时,还要采用通电话、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双管齐下,形成合力,共同做好转化和巩固工作。
 
如果说教育是一门艺术,那么教育转化后进生则是这门艺术的精华。转化后进生既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要求。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它面对的必须是全体学生,后进生自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同样是珍贵的教学资源,同样是有人格尊严的人。挽救和改变命运的后进生转化工作,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道德良心和工作职责的双重要求,我们义不容辞。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使命》,范才生、钟志贤著,福建教育出版社出, 1997版。
    2、《爱心与教育》 李镇西著,四川少儿出版社1998年版
3、《教学艺术论》,李如密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版。
    4、《学困生问题探究》 李江源著 
5、《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版
Top